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山蓝资本管理合伙人聂洪鑫博士受邀就“科技成果转化及初创企业孵化中的痛点及对策”做专题报告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4-05-31 | 次浏览

第十二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WBC 2024)于2024年5月26-31日在韩国大邱举办。大会期间,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特别组织举办华人学者交流会,旨在聚焦探讨行业发展的前沿趋势、产业转化等热点话题,促进全球生物材料领域华人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1.png

第十二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WBC 2024)于2024年5月26-31日在韩国大邱举办。大会期间,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特别组织举办华人学者交流会,旨在聚焦探讨行业发展的前沿趋势、产业转化等热点话题,促进全球生物材料领域华人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8日12:10,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华人学者交流会(Open Meeting of Chinese Society for Biomaterials)在韩国大邱会展中心(EXCO)Room 504顺利举办。

12.png

交流会现场

本次交流会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专家、学者和学生共同参与,旨在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与会者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见解。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栋院士和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IUSBSE)现任主席Joachim Kohn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交流会由四川大学教授、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副理事长艾华召集主持。

张兴栋院士对本次会议的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着重强调了未来“十五五”期间加快我国生物材料领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张兴栋院士也期望在海外的华人专家学者能够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为世界生物材料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鼓励广大华人学者加强与祖国的联系,拓展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同时也期待能回国发展,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3.png


张兴栋院士致辞

14.png

Joachim Kohn教授致辞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赵宇亮院士受邀作“中国生物材料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报告”,就中国生物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产业发展情况、创新推动举措及发展路径展望等进行分享。他表明,目前国家医疗器械发展一方面正通过加强监管以保障产品安全有效,另一方面则积极鼓励创新,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还客观评价了当前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水平较低的现状,并强调了提升国产替代率的紧迫性。赵宇亮院士强调,中国生物材料科学研究及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只有通过这种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方式,才能共同推动中国生物材料科学研究及产业迈向新的高度,实现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5.png

赵宇亮院士作“中国生物材料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副理事长聂洪鑫博士则受邀聚焦产业创新发展分享“科技成果转化及初创企业孵化中的痛点及对策”。她深入剖析了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潜力与未来机遇,并强调,当前我国政策环境对医疗器械行业展现出了积极的支持态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行业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需要紧密关注市场动态,敏锐捕捉市场机遇,以更全面、更务实的视角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初创企业孵化工作。她指出,只有立足科研,放眼市场,才能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6.png

聂洪鑫博士作“科技成果转化及初创企业孵化中的痛点及对策”报告

随后的讨论环节,浙江大学顾臻教授、西湖大学程建军教授、山蓝资本聂洪鑫博士、香港大学Kelvin Yeung教授、哥伦比亚大学Kam Leong教授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张云娇教授就生物材料领域教育、产业以及会议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各位专家分享了各自在生物材料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大家一致认为,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华人学者应携手共进,为全球生物材料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该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副秘书长刘伟主持。

17.png

讨论环节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已多次在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上成功举办此类交流会,均取得了广泛关注和良好反响。此次交流会内容涵盖了生物材料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发展等,为全球华人学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碰撞思想火花的舞台,不仅加强了全球华人学者之间的联系,也为生物材料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广大华人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生物材料领域将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